11月7日,在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開幕前夕,通用航空產業創新聯盟成立大會暨通航產業創新發展論壇在珠海成功舉辦。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田玉龍,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民用航空局原副局長李健等出席活動。臥龍全球中央研究院副總裁劉棟良博士應邀參與論壇并以“電動航空高功率密度電驅動力系統的機遇與挑戰”為題作分享。
劉棟良博士圍繞電動航空行業趨勢與發展、電動航空的電驅技術要求、臥龍電驅技術方案與路線、臥龍電驅基礎條件與案例等四個方面在論壇上進行闡述,贏得了與會專家的一致好評。
劉博士表示,隨著“雙碳”戰略的深入推進,泛交通領域永磁電動直驅s系統正在快速替代化石能源動力,電動汽車、電動船舶、電動航空未來十年必將成為主流。在電動航空領域,工業級成為新引擎,垂直起降加速:全球民用無人機市場逐步由ToC轉向ToB,新構型拓展行業全新應用場景,加速城市空中交通(UAM)商業化 ,其中民用航空的空間到2050年達到30000億,配套系統市場規模達到千億規模。
電動航空在電驅技術,尤其是在驅動電機的性能、環境適應性和安全可靠性等方面要求極高。經過多年技術沉淀,臥龍全球中央研究院在航空電驅動及控制領域已處于國際一流水平,逐漸形成了“3+1”的產品布局,即小、中、大三個功率等級的驅產品及一個適航。小功率指2kW~30kW產品,主要應用于工業無人機及1~2座eVTOL,已開始向國內主流物流無人機企業小批量供樣;中功率產品以50kW~175kW為主,4座載人eVTOL為主要應用,與國內主流eVTOL制造企業均有技術溝通,相關研發項目正在進行中;大功率是200kW至1MW以上,應用于十幾座到幾十座的支線飛機,目前以預研為主。
臥龍在航空電驅動及控制領域的領先成績也得到了業內的廣泛認可,牽頭編寫了“CCAR-23-R4電動飛機補充要求”H1801條電推進系統標準、民航電動力技術規范,涉及電動飛機用電機和控制器性能指標要求、環境適應性要求、安全可靠性要求。該標準的制定,將引領電動航空電推進系統的技術發展。與中國商飛、萬豐奧威、沃飛長空等頭部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開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動電動航空產業的創新發展。